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重庆闻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023-749-6683

您的位置: 主页 > 重庆闻海建筑装饰资讯 > 公司新闻
重庆闻海建筑装饰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讯
公司新闻

学会于2021年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

发布日期:2024-02-06 来源: 本站 阅读量(

中国建筑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已走过了70年的光辉路程;70年来,学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在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科技水平、攻克建筑工程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和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做出了巨大贡献。学会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建筑行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轨迹紧密契合,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期(1951-1959)、停顿期(1960-1977)、发展期(1978-2011)、新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1  初创期:1951-1959

1.1  探索筹备:1951-1953

不同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学会”,学会最早的组织雏形源于1951年10月由梁思成(筹委会主任,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王明之(时任北京人民政府建设局局长)、范离(时任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主任)发起成立的“中国建筑工程学会”筹委会。时值3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国家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急和过去时代绝然不同”,但是,虽然完成了数千万平方米的建设量,建筑师却备受社会各界的批评。《人民日报》从1951年6月开始陆续发表了22篇批评建筑设计铺张浪费和迟缓、轻视组织工作等缺点的文章。1952年,全国开始了“三反”“五反”等运动,学会的筹备工作随之陷于停顿,直至1953年1月,才再次重拾、推进。1953年4月,筹委会正式向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呈交成立学会及组织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申请并获批准;与此同时,时任建工部北京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的汪季琦加入筹委会并发挥了主要作用;8月2日的筹备会决议通过采用“中国建筑学会”为正式名称。

在此阶段,学会虽由全国科联领导,但实际是中国科学院在学会筹办和组织成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的张稼夫参与了学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之后因诸多原因,成立大会一直延宕至1953年10月23日才在北京中国科学院举办。

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会期5天,时任建工部副部长的周荣鑫担任大会主席团主席。大会结束翌日(10月28日)上午举行第一届理事会,会上选举产生理事34人(其中常务理事11人、候补理事7人),“28日、30日又分别召开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二次会议,周荣鑫同志当选为理事长,梁思成、杨廷宝同志为副理事长,汪季琦同志为秘书长、吴良镛同志为副秘书长。并成立秘书室及组织、学术研究、中国建筑研究、编辑等4个委员会,聘定了负责人及委员。”自此,学会的领导机构及其执行机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成立,秘书处和最早的两个工作委员会和两个专业委员会也同时组建;依据《中国建筑学会会章》所列宗旨,“团结全国建筑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建筑艺术及科学技术水平,以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国建筑学会开始组织各项活动,开启了其70年的发展历程(图1)。

▲ 1  中国建筑学会成立社团登记证书,登记时间1955年

1.2  初创发展:1954-1959

学会成立后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成立伊始就被赋予了“成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有力助手”的历史重任。为建设全国建筑工作者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建筑理论和设计水平的平台,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出版《建筑学报》,由时任副理事长的梁思成任编辑委员会主任,1954年6月,《建筑学报》正式创刊发行(图2)。然而,由于1955年初在建筑界开始了反复古主义运动,学会和《建筑学报》也开始整顿,第二期出版后《建筑学报》暂时停刊,直至1955年8月复刊。

▲ 2  1954年,《建筑学报》创刊封面

1955年7月,学会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国际建协,成为新中国最早加入相关国际组织的行业学会之一;之后,学会的工作步入正轨,影响力日渐扩大。1956年,学会配合“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广泛开展了各种学术活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本质上的提高,成为学会成立以后的第一个辉煌时期,至此,会员的队伍比1953年成立时多了20多倍。

在此期间,国家建设委员会研究同意学会在业务上受其领导,之后又挂靠在建设工程部。此后,学会的工作与国家的建设事业配合更为紧密,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在基本建设上的助手。

1.2.1  引领建筑理论发展,繁荣建筑创作

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周荣鑫在成立大会上号召建筑师开展学习并大胆创造,同时也重申了“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1955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7次常务理事会上,周荣鑫对“大胆创作民族形式”的提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1952年)。195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建筑设计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学会在“一五”时期建筑理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59年首都十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界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问题发生了不少争论,迫切感到建筑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是刻不容缓的事。1959年5月18日-6月4日,建筑工程部和学会联合组织的“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图3),座谈会结合建国10年来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建筑创作问题,最后由刘秀峰部长做了题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发言。这次座谈会指出了当时建筑创作的方向,在全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报刊刊载有关建筑理论的文章逐渐增多,大大活跃了学术气氛,开启了建筑创作走向繁荣的新局面,这也是学会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的重要标志。

▲ 3  1959年“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部分与会代表合影,上海(坐者左一梁思成、左二杨廷宝,左三刘秀峰;站立者左一刘敦桢、后排右一戴念慈、右二余森文、右三王唐文、右四杨春茂)

1.2.2  推动学术外交,扩大国际影响

学会的国际交流在成立之前早已开始。筹备组时期便与波兰建筑师协会、匈牙利建筑艺术学会开展交流学习。学会成立之后,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如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开展了多次学术往来,派出多个访团,也接待了来自这些国家的建筑师协会代表团。

1953年12月,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以下简称国际建协)秘书处向时任学会理事长周荣鑫发函,邀请学会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国际建协;1954年2月,学会第一届理事会3次常务理事会上讨论同意参加国际建协,经全国科联上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4月得到批准后着手申请事宜;在1954年8月学会第一届理事会5次常务理事会上,决定成立国际处,承担日益繁重的国际交流任务。此后,学会代表团在不同场合多次接触西方的建筑师和建筑团体,为进一步扩大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1955年2月,学会向国际建协提出申请,7月,在海牙召开的国际建协大会上申请通过,学会成为正式会员并当选执委会委员(图4)。1957年,时任副理事长的杨廷宝当选国际建协副主席,学会成为进一步扩大新中国对外交流和国际影响的重要平台。

▲ 4  1955年参加海牙国际建协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左四戴念慈、左五杨廷宝、左六汪季琦、左七吴良镛、右三华揽洪、右四徐中、右五沈勃)

2  停顿期:1960-1977

学会于1961、1963、1966年连续主办了多次以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为主题的会议和设计展览,对于提高住宅建设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围绕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之初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切实起到了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作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会工作停摆,对外交流中断,直至1970年代初,我国执行“一条线、一大片”的新外交政策,开始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建立更多的交流渠道。在此背景下,由袁镜身(曾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向负责全国建设管理工作的军管会核心领导小组提议恢复学会的活动,并由学会负责建筑界日益增长的对外交流事务。借此契机,学会得以恢复部分日常工作;1971年恢复对外联络工作后,由何广乾任代理理事长;次年春,恢复出席世界建筑师大会和代表大会,与国际建协中断多年的关系又得以续写。学会对外联络工作的顺利恢复与其能够利用民间渠道发挥国际交流作用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

1973年后,学会逐步恢复了日常工作,但除对外联络和当年10月复刊的《建筑学报》之外,其他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中都无法正常开展。

学会真正恢复学术活动的标志是1976年7月唐山地震后组织论证唐山重建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市中心区的规划)、组织唐山抗震纪念碑的设计竞赛和评选活动。这些学术工作为国家重建唐山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图5)。

▲ 5  新唐山规划、设计、建材和施工问题座谈会(左二阎子祥、左三林乐义;右起为戴念慈、张镈、袁镜身)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学会发展道路曲折,虽开展工作有限,但也促使学会领导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因此能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中沉着冷静地开拓进取,接续发展。

3  发展期:1978-2011

3.1  蓬勃发展:1978-1989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学会顺应时代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迅速开创了生机蓬勃、竞相向前的局面。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学会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组织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得到了全国建筑工作者的认可和大力支持。1978年10月,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恢复活动大会,并更名为建筑设计委员会,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恢复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以及住宅的工业化、标准化问题(图6)。1979年,仅学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就分别组织了36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2600多人次,学会的历史机遇和大发展即将到来。

▲ 6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南宁会议合影(前排左起金瓯卜、袁镜身、张开济、林乐义、张镈、王华彬、谭垣、杨廷宝、宋养初、林克明、吴景祥、刘鸿典、哈雄文、冯纪忠、汪定曾、伍子昂)

学会在特殊历史时期受到过严厉批判,在恢复工作后迫切需要对历史问题加以反省,并对重要的问题做出评价。1979年4月,第四届3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杭州召开,肯定了学会在1966年之前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此次会议之后,国家建委作出了为学会和《建筑学报》平反的决定,为学会和《建筑学报》恢复名誉。许多地方学会也相继召开座谈会,批判极左路线及其在建筑界的恶劣影响,辨清是非、解放思想。

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指示,学会的工作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0年10月,学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杨廷宝为理事长的第五届理事会。大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新时期的工作任务,连同其后召开的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形成了学会工作“强调学术性、且有其独立性”这一总的认识。大会后,多数省、市、自治区学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整顿和发展组织,会员队伍扩大至6万多人,是成立之初的30多倍;学会的专业学术委员会也由1966年前的7个发展到20个。至此,学会重新擎起学术活动的大旗,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3.1.1  引领行业发展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建设量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在设计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引领建筑业的健康、高效发展。1985年,学会在北京和广州分别召开“繁荣建筑创作学术座谈会”;1989年10月,“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系列学术活动拓展了学会研究领域和业务范围,使我国建筑界的精神面貌为之大振,思想大为解放,盛况空前,广大建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聪明智慧被大大激发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学会的《章程》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术活动要面向经济、文化建设,为城乡建设现代化服务,引领行业发展。

除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建筑类期刊《建筑学报》外,1980年代,学会创办了《建筑结构学报》(1980年)和《建筑知识》(1981年),各学术委员会也相继创办了10多种专业技术刊物,地方学会在当地主管部门领导下,也相继出版了20多种学术刊物,为全国的建筑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1984年4月,学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创办“城乡建设刊授大学”,学会承办具体工作,并以《建筑知识》杂志为主要刊授辅导园地,鼎盛时期注册学员和旁听生总人数达5万余人。1984-1985年,为了解和跟上国际建筑发展的大趋势,推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技术,学会连续组织召开数次相关学术会议,引发了建筑设计教学和生产的深刻变革。

1980年代后期,学会系统地引介了国外建筑职业化制度,为后续建立我国注册建筑师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同一时期,学会全力推动建筑教育评估,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拟定“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始参与指导我国的高等建筑教育,为确定其发展方向和规范教育内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2  开创国际交流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学会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开创了新局面,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1981年10月,阿卡·汗建筑奖第六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我国大陆举办的建筑学科大型国际会议;1982年,联合内地和香港的大学组织的“国际有限元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1985年,“国际生土建筑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1986年,联合中、日、韩3国学会的“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议”在东京召开,这些会议都成为1980年代建筑界的盛事。

1987年,时任学会副理事长吴良镛当选国际建协副主席,这标志着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建筑师真正进入国际舞台,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自此,学会在国际建协理事会中始终占有一席,这在国际建协100余个成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范围持续扩大,1989年,学会以国家会员身份正式加入亚洲建筑师协会(Architects Regional Council Asia,ARCASIA,以下简称亚建协)。随后,1991年北京承办了亚建协第12届理事会及第6次建筑论坛。

1980年代,学会随改革开放的时代形势,以前所未见的规模和魄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了包括旧城改造和计算机应用等在内的新领域,体现了学术上的前瞻指导和行业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学术交流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建筑界的声誉,开创了国际交流的新局面。学会与所属分支机构积极倡导和组织的活动得到全国建筑师的热情支持,出现了上下团结、人心振奋的局面。

3.2  继往开来:1990-1999

经过1980年代上下一心、奋勇向前的努力,学会在1990年代初已经形成了突出的学术及组织优势,会员及分支机构的成员集中了我国建筑界的主要力量,团结了全国各地10万名建筑科技工作者,可以从宏观研究到科学普及进行多层次呼应的学术研究和科技活动,对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进力。

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加速发展。1992年,为了繁荣建筑创作,学会设立了“建筑创作奖”;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我国青年建筑师成长,提高青年建筑师地位,于1993年设立了“青年建筑师奖”。

1993年11月,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召开,明确了学会工作的纲领:“建设现代中国建筑文化”,反映出学会对其历史责任的清晰认识,其开展的各项工作也更具战略意义。

这一时期,学会同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同中国香港建筑师学会进行互访,这些常规化的活动促进了中国建筑走向世界。1993年4月,学会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签订了两会合作意向书,提出了在建筑教育和设计事务所、设计院之间的合作范围与内容,此后与日、韩学会分别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在巩固我国在国际建筑组织中的地位同时,学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1  策划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

1980年代与1990年代,学会前瞻性地提出“提高队伍素质,崇尚职业主义”的原则,这不仅符合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的要求,也基本适用于所有为社会提供职业服务的建筑从业者,促进了行业的规范管理。此后,建设部在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等部委的支持下,自1980年代起参照国际惯例筹建注册建筑师制度。1992年,受建设部委托,学会组织草拟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试行稿,经多次讨论后于《建筑学报》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后,于1994年10月在沈阳举办了我国第一次注册建筑师考试。我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建筑师的素质,并推动了我国建筑师逐步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市场,并承担国际建筑工程设计任务。

为了促进国际建筑师之间的合作,学会和美国建筑师学会被公推为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合书记(后改称联席主席),负责组织制定“建筑师职业实践国际标准”。由学会代表的中国是这一标准的两个起草国之一,表明了学会在国际建筑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真正使中国的建筑成就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划时代的事件是1999年举办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成为这一时代的华美终章。

3.2.2  主办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自1955年加入国际建协,学会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建协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国际建协平台开展与不同国家间的建筑技术交流,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树立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学会就在建设部的领导下积极申请在中国举办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1984年底,在第15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第一次申办因准备不足未能成功;1987年的第16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再次申请,惜败芝加哥;1990年,第1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第3次申请仍未成功。在前三次申办的基础上,学会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在1993年第1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以绝对多数票取得了1999年在北京举办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和第21次代表会议的资格。这也是世界建筑师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召开。

申办成功后,由多个有关部委领导同志参加的组委会成立,1993-1996年为筹备阶段,1997-1999年为实施阶段,整个过程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有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时任学会理事长叶如棠主持开幕式。会期4天,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代表欢聚一堂,广泛地交流学术思想,展望下一世纪建筑的发展方向。这是我国建筑师登上国际大舞台担纲主角,将世界的关注聚焦于中国的辉煌时刻(图7)。

▲ 7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

会上,时任学会副理事长吴良镛宣读了《北京宪章》的纲要,提出“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及“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建筑师在广阔的领域内寻求设计的答案”。国际建筑界先后提出的《雅典宪章》(1933年)、《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学术发展的里程碑;世纪之交,中国提出的《北京宪章》总结20世纪建筑发展规律,指引新世纪建筑方向,对全世界建筑的发展起到指导与推动作用,不仅是中国建筑界国际地位提升的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建筑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此后,在亚洲地区经济强劲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建设活动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北京宪章》的一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延伸、充实了宪章的观点。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成功举办,学会起到主导作用,除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内容外,大会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师的一致赞赏,被国际建协誉为史上最为成功的建筑师大会。会议期间,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和各方面代表齐聚中国,发展了各国建筑界的学术交流与友好合作,有利于汲取国外的先进建筑科学技术,提高我国建筑发展水平,也使更多的国外人士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次大会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使中国建筑走向世界又跨进了一大步,是学会发展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

3.3  拓展及深化:2000-2011

2000年后,学会与政府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协助各级政府开展建设工作,真正履行和发挥了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国际学术交流持续深入发展,此时,越来越多的境外设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到中外合作设计的行列中来。随着国际合作的开展和职业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创作空前活跃。

2000年,建设部与学会联合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激励我国建筑师的创新精神,促进设计创作的繁荣。同时,由国际建协批准,学会成立“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工作组”,传播和弘扬《北京宪章》精神,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地区,通过诸如论文征集、设计竞赛以及以宪章内容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对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扩大国际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4年,学会申请2006年亚建协大会的举办权并获全票通过;2006年9月17-22日,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暨亚洲建协第27届理事会在北京举办,对宣传我国的建设成就、扩大和提高我国建筑界在国际建筑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3.1  发挥政府智库优势,支撑政府科学决策

2008年,上海世博会筹备进入最紧张阶段,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却迟迟未定。学会勇挑重担,协助上海世博局进行方案征集,在学会精心筹划下,100多个设计单位参加方案征集,代表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经过多轮评审,最终敲定何镜堂院士方案为实施方案。世博会后,学会组织对后世博规划设计进行论证,并产生了长远的社会影响。此事的策划组织,切实提高了学会在社会、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学会第一时间在北京组织了全国最高层次的“灾后重建学术研讨会”,讨论震后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其后,受北川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委托,学会对灾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做技术指导;此后,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议,对北川新县城建筑设计风貌达成的六点共识成为北川重建的指导性意见。

2010年,北川重建工作过程中,玉树发生地震。学会受青海省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专家对玉树灾后重建进行规划设计和12个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

学会协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当地政府及时举办了各种灾后重建工作推进会议,保证了重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肯定。这些工作加深了学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提升了学会的社会影响,之后被中国科协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实践了学会服务于国家基本建设的宗旨。

3.3.2  引领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发展

自1992年始,我国开展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评估工作,针对各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专项评价,这对于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我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建筑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发起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国际互认。学会代表中国作为发起国参与了多轮谈判,在会上介绍了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和标准。2008年4月,旨在推动建筑教育学历在签约国之间流动,形成建筑学专业教育国际互认机制的《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以下称《堪培拉协议》)正式签署。《堪培拉协议》是我国首次以发起成员身份在专业教育评估和认证方面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入该协议标志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水平已迈入国际行列,有利于我国建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为我国建筑师走向国际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快速发展时期,在国内,学会深化政府合作,提升社会影响,有效地建立起专家和政府、地方联系的桥梁;在国际上,签署系列国际协议,担任诸多主要角色,开始取得较多的话语权,学会在国际的影响力及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此时,学会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政府、建筑界和建筑师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大大加强,也成为国际建筑界倍受瞩目的学术团体。

4  新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11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学会的发展也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16年8月,学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全员代表大会并选举出第13届理事会。在研究学会办会宗旨、目标、活动内容和总结历往经验的基础上,理事会提出“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智库、会员之家”的办会理念,全面推进学会的各项工作。

4.1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学会以“学术追求”为核心,推动世界一流学会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开创学术交流新局面。

4.1.1  学术活动

学会的学术活动始终坚持学术引领、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互学互鉴、多元融合、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开展建筑领域学术交流、科技普及等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建筑领域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成果,积极探寻我国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案。

2012年1月,“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向全国建筑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倡议书》,倡导贯彻节能减排方针,为树立中国建筑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年3月,“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6年9月,与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的“致敬百年建筑经典: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暨中国20世纪建筑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公布了“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积极推动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学会打造了以“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威海人居节”“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为代表的品牌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其中,“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始终坚持前瞻创新、关注前沿热点、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2016-2023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分别在北京、泉州、苏州、深圳、郑州等地召开,主题包括“建筑的春天”“建筑师的职业责任”“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好设计·好营造  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人民情怀·时代担当”;每次年会专家云集,思想智慧激荡,累计举办主旨报告52场、专题论坛86场、学术展览4场,邀请院士95余人次、大师200余人次,现场代表1.4万余名、线上参会人数达300余万人次。

4.1.2  学术期刊建设

截止目前,学会主办期刊有《建筑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建筑实践》;学会与其他单位联合主办的期刊有《建筑经济》《岩土工程学报》《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等;2002年,与日本和韩国建筑学会共同创办了建筑类英文期刊《亚洲建筑与建筑工程》;2020年,开始承办亚建协会刊《亚洲建筑》。这些学术期刊被国内外高质量数据库索引收录,逐步形成了学会的期刊矩阵。2019年起,为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学会牵头建筑行业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推动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4.2  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国内外友好合作

多年来,学会始终坚持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在国际组织发声,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荐人员在国际组织任职。2019年6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国际建协会员代表大会上增加汉语作为国际建协官方语言;2023年7月,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国际建协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成功申办第3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图8)。国际建筑界的这一盛会将在30年后的2029年重回北京举办,预示着我国建筑行业在新时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8  2023年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哥本哈根

4.3  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建设科技知识社会普及

2014年,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正式开启,现已有科普基地132家;2015年,中国建筑大家科普讲堂成立;2016年起打造中国建筑学会科普系列图书;2018年10月,建筑设计博览会2018(北京)暨中国建筑学会65周年回顾展在北京举行;此后形成CADE(中国建筑设计博览会)品牌,连年举办。学会科普工作多措并举,联通行业与社会,不断探索建筑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之路,力争讲好中国建筑学界故事,开创建筑科普新局面。

4.4  建立奖励体系,驱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

2000年,住建部与学会联合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于2014年交由学会独立主办。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有“建筑创作奖”“青年建筑师奖”“建筑教育奖”合并为“建筑设计奖”。2018年,设立“科技进步奖”,2019年1月,正式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社会科技奖励名录》(奖励编号为0297)。“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科技进步奖”3个奖项共同构建起新时期学会的科学奖励体系,拥有完善的评审机制和奖项综合竞争力,成为建筑领域的品牌奖项。

2014年,中国科协启动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工作,梁思成建筑奖作为首批10个试点项目之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由学会独立主办。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会的学术权威性并扩大国际影响,在住建部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国际建协第127次理事会通过了对梁思成建筑奖的支持;2016年11月,学会与国际建协以签署备忘录形式固化长期支持梁思成建筑奖国际化评选(图9);同年,正式面向国际建筑界展开评选。至今梁思成建筑奖已成功举办11届,包括3位国际建筑师的共27位专家和学者获得此项殊荣。

▲ 9  学会与国际建协签署的梁思成建筑奖备忘录

梁思成建筑奖是中国科协200多个学会中唯一一个由国际行业权威组织正式认定与支持的“国际大奖”。2022年,国际建协第143次理事会的竞赛委员会报告中,特别提到梁思成建筑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梁思成建筑奖具有自己鲜明的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积极推动中国建筑师走向国际舞台,为国际建筑界全方位了解中国建筑文化搭建桥梁。

4.5  发挥智库优势,助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学会以构建“政府智库”为己任,积极组织广大建筑科技人员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咨询,助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做好政府智库、承接政府部分职能方面,学会开展的工作包括承担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协助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工作、开展城乡建设咨询等。

以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和冬奥会场馆规划与设计为代表,学会先后为北京、雄安新区、重庆、郑州、苏州等地方政府和建筑开发单位在城市发展和项目开发上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践行了学会的社会责任和专业担当。2017年5月,学会受雄安新区筹委会委托,开展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方案征集咨询,正式启动设计咨询业务,次年4月,协助开展雄安新区建筑风貌导则的研究工作,对《雄安新区建筑风貌导则》研究成果进行评审。2017年11月,受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委托,开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冰雪小镇建筑方案征集,助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图10)。2018年9月,受河南省郑东新区管委会委托,开展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超高层用地及文化用地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征集;2019年3月,受怒江州人民政府委托,开展怒江农房设计帮扶工作,研究帮扶建设技术模式;同年,启动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项目,探讨古城复兴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

▲ 10  太子城冰雪小镇“大师工作营”工作现场

4.6  开展研究论证,引领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优势和作用,学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科技成果鉴定以及建筑师负责制、工程能力评价等工作;并建言献策,开展新时期城市建筑评论工作,服务我国住房城乡建设。

4.6.1  团体标准制定

2016年,学会启动标准化工作,发布第一部标准《水泥和混凝土用镍铁渣粉》(T/ASC 01-2016);2017年9月,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2020年2月,应对突发疫情积极响应,迅速发布《办公建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运行管理应急措施指南》(T/ASC 08-2020),体现了学会的社会担当,同年,学会被中国科协授予“优秀抗疫学会”称号。

4.6.2  科技成果鉴定

2015年,学会首次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受敦煌市人民政府委托,“敦煌市城乡风貌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成果评审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学会开始承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向行业组织转移的任务,正式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引领建筑行业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2019年12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南京召开,此项成果在202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6.3  建筑师负责制

2016年,学会开展建筑师负责制研究。受住建部委托,先后在京沪等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学术研讨会、起草《关于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管理模式的若干意见》等,为《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自2020年起,学会持续推进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18年1月,在调研多个国家和地区关于建筑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相关文件后,并在参考国际建筑师协会相关条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组织相关专家和建筑师分会代表共同起草了《注册建筑师职业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于2022年6月正式发布。

4.6.4  工程能力评价

2018年3月,中国科协联合全国学会开展工程能力国际互认工作,学会于2021年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并参与了《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 《土木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规范》《建筑工程类工程能力评价规范》的编制、工程能力评价候任考官培训、工程能力国际互认圆桌会议、工程技术人员在线学习课程建设等工作。工程能力国际互认工作引领了建筑从业资格的变革,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了中国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

5  结语

截至2023年8月,学会共有75997名个人会员、2827家团体会员,较创立之初的1700名会员,已扩大40多倍。创立之初学会仅有4个委员会,而现今已设立5个工作委员会和63家分支机构。70年来,学会机构的发展壮大和不断完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兴盛的面貌,同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也为之奠定了崇高的学术地位,使学会成为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心中的学术高地。

首先,学会是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助手和智库,在学会成立之初,无论成立大会的发言还是开展各项研究、出版工作,均力求与当时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相配合,显示其为“政府的有力助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定位——在新中国初期的一系列重大建筑事件中,在涉及工业化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同内容上,学会都充分发挥了行业学术团体在党和政府联系建筑科技工作者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学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广大会员和建筑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建筑科技的发展,繁荣了建筑创作,弘扬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推动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改革,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赞誉;又在新时代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出办会理念,在不同方面体现出国家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学会自创建以来的70年,经历了社会主义国家建构和体制建构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创作思想讨论、理论研究、技术咨询、科学普及、经验总结等各方面,在国家的现代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会的学术威望和学术地位得以不断提高和加强的根本原因。将其与70年来的学会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变化相比较,是反映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其二,学会是新中国建筑学理论研究、设计竞赛和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无论是开展中国建筑史研究、对建筑创作进行探索、组织城市和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参与国庆十周年“十大工程”的评审和总结,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组织一系列学术会议探讨建筑创作的原则并及时加以总结、开拓建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等,及在新时期配合政府开展北川、玉树灾后重建,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组织冬奥会场馆设计和推进建筑学科发展研究工作等,学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组织优势,集中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有组织科研”和系统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三,学会是引领新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始终站立在时代前沿。建会之初,就配合建工部组织力量考察、论证和落实关于新中国建筑行业“三化”——设计标准化、制造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的发展战略,在1960年代初出现了一次建筑创作的繁荣兴盛时期。改革开放后,学会得风气之先,积极引进西方建筑界的设计、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师注册制度、教育评估制度和国际建筑教育互认制度等方面都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筑实了学会引领行业发展的历史地位。

其四,学会是我国学术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我国开展民间外交的卓有成效的重要渠道。学会于1953年10月成立后即大力推行民间外交,与东、西两个阵营广泛开展学术往来,不但扩大了国际建筑交流的范围,也成功服务于我国当时的整体外交政策。1955年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是新中国建筑史的重大事件,既是我国推行文化外交的显著成果,也开启了“新中国学术走向世界”(陈毅语)之端绪,而学会在其中发挥了联络、组织和实施的重要作用。利用参与国际建协活动和其他建筑交流场合,学会通过精心准备发言和宣传资料,向外界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与外国进行建筑技术交流和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重要的渠道,提高了我国建筑界的声望和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后,学会主导的国际建筑交流的发展经历与我国整体外交政策的迁变密切有关,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学会与我国国家发展进程的密切联系。

其五,中国建筑学会历来是吸纳和选拔人才,促进其彼此平等交流的重要平台。学会之所以成为建筑学界的学术殿堂,主要原因在于学会汇集了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周荣鑫、梁思成、杨廷宝、汪季琦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和建筑大家担任学会领导,诸多院士和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者热心参与学会工作,始终处在建筑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为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建筑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学会创造了优良基因、奠定了崇高的学术地位。从理事会到各专业委员会和地方学会的成员组成不难发现,自建会以来,学会一直注意吸纳全国各设计院、建筑院校、科研院所和主管部门的建筑人才,使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力量。此外,学会一直以来倾力向国际组织推荐人才,并且在国内积极创造机会让有才华的建筑师脱颖而出,努力推荐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到国际建协评奖。学会主办的三大奖项对选拔这些建筑界的精英们在国内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奖项成为公认的中国建筑界各个领域的最高荣誉,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说服力。学会还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推荐了多名院士人选。

在新时期,学会面向“人”,即我国建筑界各地区、各年龄段、位于不同职业阶段建筑师的工作有新发展,更加强调了从建筑教育到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工程师能力培养及其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培养的各环节,也更加凸显出对会员成长、成才过程的关注,是新时期学会工作的重要创新和亮点。

其六,与我国近代的各种学会和西方的学术团体不同,学会从其筹组开始就有非常严密的组织制度,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存在“顶层设计”,显示了党的坚强领导。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联(1958年后为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宣部科学处共同构成了我国科技领导体制,这种体制决定了学会必须围绕当时党和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展开研究和出版等工作。在建会之初,无论是团结技术人员、开展大胆创作、批判建筑浪费,还是开展国际交流和加入国际组织,无不由党中央和业务主管部门因势利导,经过统筹考虑和决策后才得以逐次施行。

学术自由和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学会的工作不能与国家和政府的建设事业截然分开。相反,通过学会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承接政府职能、与各级政府间的密切配合和所取得的成绩,说明学会完全有能力向政府提供参考意见,成为其得力助手和专业智库,能很好地履行和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同的时期,政策背景不同,市场背景也不同,经济背景也不同,脱离了这些背景,学会的工作就无法开展,也无法践行其宗旨。这种规律同样是历史的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学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寄以厚望,使学会能履行党和政府联系建筑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建筑科技工作者之家,切实为建筑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会70年的风雨征程和光辉业绩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珍视学会自身的学术传统,不断梳理其发展历史和经验成果,是学会成功应对未来复杂局面的保证,从而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城乡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正文完。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3年10期,总第659期)